亭亭玉立 > 其它小说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222章 颠覆诸王的三观!王朝更迭乃是

第222章 颠覆诸王的三观!王朝更迭乃是 (第1/3页)

第222章 颠覆诸王的三观!王朝更迭乃是气候变化的产物!

陈寒继续讲。

“到后汉之初,天气依旧趋于寒冷,有几次冬天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冻死不少穷苦人民。

唐时虞世南在《北堂书钞·卷七八》中云:鲁国当春,霜陨杀物;另《后汉书·袁安传》有:时大雪积地丈余的记录。”

众王听后皆是瞠目结舌。

丈余得是多少雪?

“后汉前期也曾有过稍微的和暖时期,当时的文学大家张衡曾著《南都赋》,赋中有“穰橙邓橘”之句,表明河南南部橘和柑尚十分普遍,这便是后汉有过温暖期的证明。

然而这一时期的和暖,并没有给当时的天下带来暖湿气候,而是出现了气候震荡。

譬如《后汉书·明帝纪》则记载了一个奇怪现象——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意思是说,冬天相对温暖,春天却寒冷干燥。

之后的汉章帝、汉平帝气候相对平静,然气温已经较之前低不少,尤其是春夏的气温不高,这一点在《后汉书·鲁恭传》有记载——自三月以来,阴寒不暖,物当化变而不被和气。

《后汉书·韦彪传》也有记载:盛夏多寒……当暑而寒……

气候震荡尤其表现在汉和帝去世后,汉殇帝时期,由于冬春干旱,降水主要集中在夏末、秋初两季,水灾频发。

记录在《后汉书·五行志》当中有一显著事件:殇帝延平元年五月,郡国三十七大水伤稼;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六月丁未,太常尹勤为司空,郡国三十七雨水。

这是一场持续了两个月的大雨,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汉殇帝在延平元年八月份就去世,即位的是汉安帝,而在同一年的九月份,刚刚停雨两个月的大汉天下,又迎来一场规模更加空前的大雨。

这场灾害东到沿海州郡,南到淮河一线,全部受灾。

《后汉书·安帝纪》记载:九月……六州大水;《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六州,河(黄河)、济、渭、雒、淯水长盛,泛溢伤秋稼。

这次灾情一直持续到了十月份。

《后汉书·安帝纪》记载:冬十月,四州大水,雨雹。

随后过去一年,由于持续的气候震荡,气温走低,陆续又发生了水灾过后旱灾、风灾等灾害,譬如《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永初元年,郡国八旱。

连续的水灾、旱灾、风灾过后,粮食产量锐减,在第二年,就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当时的记录是这样的,《后汉书·安帝纪》记载:时州郡大饥,米石二千,人相食,老弱相弃道路。”

湘王朱柏看到资料,听着陈寒的讲课,十分的感慨:“这鬼天气,不是水灾就是大旱的,生活在那时候的百姓真是造孽啊!”

齐王也是感慨:“可不是!这种景况也就百姓是最惨的!”

听到这里的朱元璋是最有感触的。

当年他的家乡可不就是如此?

先是洪涝灾害,接着就是瘟疫来临,然后又是干旱少雨,粮食长不出来,天下百姓死伤无数,自己的父母姊妹也相继饿死。

人伦惨剧,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那几行文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对老天爷的泣血控诉。

陈寒脸上的表情也是十分的悲痛。

但他还是继续讲着:“安帝之后,来到桓帝灵帝时期,气温越发地走低,甚至有了冻死竹子、柏树的记录,譬如《后汉书·桓帝纪》记载:冬十二月,洛城傍,竹柏枯伤。

在黄巾起义的前一年,也就是灵帝时期,在《后汉书·五行志》记载: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余。

这些证据都充分说明,后汉进入了气候多变且整体偏寒的状态。”

听完了后汉的各种灾害之后,诸王们现在对陈寒要讲的那些事情的脉络是越发的清晰。

陈寒的课程甚至颠覆了他们之前的知识。

曾经的他们也很天真地认为。

王朝的更迭,就是因为皇帝的不作为,或者是昏庸无能。

但听完了后汉临近灭亡时,发生的那些因为气候引发的天灾后,他们陷入了沉思。

哗啦一声。

陈寒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思考时间,翻动了资料。

然后说道:“接下来就是后汉末期、三国时期以及南北朝的变化。

唐,李德裕在《瑞桔赋·序》中言:“昔汉武致石榴于异国,灵根遐布,……魏武植株于铜雀,华实莫就”云云。

曹操儿子曹丕,在黄初六年到淮河广陵视察士兵演练,由于严寒,淮河忽然冻结,演练不得不停止。

这件事记录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六年,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北朝。

最新小说: 御赐第一女仵作 娇娘二嫁 谬果[破镜重圆] 含黛 大明一家人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娇华(双重生) 心动难眠 念念勿忘 奉御女官(清穿) 饲蛇[女尊] 被继兄阴湿觊觎后 原配冰肌玉骨,随军后被宠上天 变成路人甲后(女尊) 六十年代大厂美人 我靠线人系统在刑侦文里当热心市民 恶人相爱 粉色暴雨 虐文女主靠五岁女儿躺赢 豪门小可怜能看到弹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