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这些个读书人都敢有这样的心思,更遑论下边这些老百姓们,受到读书人歧视该有多重,就可想而知。
如果陈寒真能够在这一次的辩论当中,将孔家都给踩在脚底下。
那么对于天下来说,可是一个大好事。
不能让一山独高,这是每一个统治者最希望看到的。
如果将来科学之道和儒家能够相提并论,那么就相当于有两个互相博弈的不同的流派在竞争。
他自己就像掌握臣子一样,平衡两方之间的关系就能达到平衡。
这才是真正的制衡。
想到这里朱元璋是格外兴奋的。
他希望陈寒能够再接再厉,将这个孔家给打下。
陈寒说的很清楚,而现在的目标也很清楚,就是针对孔家,而不是针对孔老夫子。
陈寒针对的是后世这些儒家故意扭曲的孔教三纲,不是针对孔老夫子的哲学之道。
这是朱元璋所知道的,也是他所佩服的。
人家孔老夫子可从来没有想过,要让自己的思维成为这些读书人攻击他人的利器。
老人家只想着让自己的思想能够为老百姓,为天下做点贡献。
这是大先贤的气魄。
而不像现在的有些读书人,简直像陈寒说的一样,儒家现在完全就是在画地为牢。
甚至划出了势力圈子,但凡是进入到他们的势力圈子当中的,就必须得要顺从他们。
如果不顺从,那就会被他们磨灭掉。
这不是良性竞争应该有的方向。
朱元璋站在皇帝的高度,还是能够看清楚这当中的利害关系。
陈寒对于那些大儒们泼过来的脏水浑然不觉,而是气势如虹。
“你们儒家现在还在坚持着这件事就是假的,甚至宗室给你们的中兴之祖孔仁玉找借口,真是可笑。
本侯倒是想请教一下,但是的刘末既然能够杀掉那么多孔家的人,还杀到了孔仁玉的外祖母家里面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手下留情?
为何不能杀掉所有的张家人?凭啥他要给自己留下一个对头出来?
难道刘末那时候就发了善心?
突然之间就觉得不需要产出所有跟孔家人有关的?
您觉得这还是那个狼子野心的刘末?”
陈寒这么一问,顿时让下面的人都觉得的确如此!
刘末既然已经做了那样的事情,就应该要做绝,将所有知情的人都给杀掉才是,而不是留下祸害。
陈寒这么一说下面的百姓也跟着议论起来。
“说的就是,如果我是刘末的话我肯定是要将所有知情的人都给杀掉,凭啥要让你们张家的人活着。”
“这话倒是正确的,怎么可能让你们只是交出个孩子来就轻易饶掉。”
“这样的祸害还能留着?不符合事实啊!”
“要是我的话肯定连张家的人都给杀掉。”
“肯定的!”
“那也就是说其实孔家现在一直都是姓刘的在占据着啊!”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好玩了。”
读书人想到这个可能性都觉得可怕。
而演讲台上面的孔讷现在的表情就可想而知。
其实当初他们自己也是怀疑过。
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诡异,当初杀人如麻的刘末怎么那么人容易就放过了张家。
最主要的是后面孔仁玉还能再十七年之后,找到当时的官府控告刘末。
这样的操作根本就不符合事实。
可是想到这样的结果他就感觉更加的可怕。
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发生在现在的孔家,我一定就是孔圣人的血脉。
我一定不是什么刘末的血脉。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就太可怕了。
不!不!
绝对不可能!
他自己在想到陈寒的推测之后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血脉。
但是马上就摇头。
而陈寒这时候更是说道:“更有传闻,当年忽必烈统一之后,大臣上疏称,孔氏有南宗、北宗,但只应有一个“衍圣公”,应由孔子的嫡传后裔,即衢州孔端友的后人袭封。
忽必烈觉得很有道理,便钦定南宗为“衍圣公”,且下令他们从浙江衢州搬回山东曲阜奉祀。
孔氏南宗的第六代“衍圣公”孔洙奉诏入京。
他对忽必烈说,他的六代先祖都葬在衢州,并建有衢州家庙,实在不忍放弃衢州的祖坟,愿将“衍圣公”爵位让给孔氏北宗。
忽必烈“十分感动”,称赞他“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之后也”。
其实孔洙之所以拒绝元朝的册封,是因为他觉得元朝乃胡虏,汉人视其为仇敌,所以断然拒绝。
蒙古人为了糊弄世人,况且衢州离其统治中心大都太远,于是就册封了一蒙古人改姓孔继承衍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