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一个侯爵,不过按我们这些老百姓的理解来看,就是封一个王爷,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那可不!做了这么多对咱们老百姓有好处的事,让咱们所有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人,当亲王都够了。”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对陈寒的赞美。
同时也从他们的交谈当中得知,原来皇帝早就在宁波港口等候了,甚至都等了两天。
这不怪陈寒不能给出更精确的时间,实在海上面航行现在还不是一个很难准确预估的事情。
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阻挠都可能会耽误时间。
所以等多久都是有可能。
……
接官亭。
朱元璋在春风当中坐着,海风还是有点凉的,但老人家坐得腰板笔挺,一点没有因为年纪大而弯腰。
即便周边的江都郡主一直在劝老爷子要休息,朱元璋却摆摆手:“这猴崽子在海上漂泊了这么久,现在他回家咱要是不来迎接他一下,百官们还不得胡思乱想。”
正如朱元璋说的那样现在不管是浙江布政司的官员都到齐了,甚至连京城的官员都来了不少。
要不是朱标实在是公务繁忙,他也就来了。
不过皇帝亲自来迎接一名官员回朝,这种事情放眼古今也是很罕见的。
即便是打仗回来的将军统帅,皇帝陛下也未必有会亲自前去迎接。
但这一次迎接陈寒却搞的是大张旗鼓从京城出发,一路经由镇江、苏州等地来到了宁波港之后,沿途之上几乎所有的衙门口都驻足停留了一下。
皇帝陛下不仅是借助这一次迎接陈寒归来,大张旗鼓的宣扬改革,更是借着这一次机会大面积的体察一下民间的情况,尤其是改革之后百姓的生活。
朱元璋是一位很喜欢召见乡村里长粮长底层管理者的皇帝。
据说曾经的朱元璋在一天之内召见过几十上百个粮长谈话。
由于朱元璋本身就是来自农村,所以他对于农村的事了如指掌。
正因为如此,所以有很多的兢兢业业的粮长,也能通过这种非科举的方式进入到官场。
从这一想法来看,也是刺激了粮长兢兢业业地干工作。
因为实在很难想象,有朝一日自己身为一个乡村的粮长,居然也能够得到皇帝陛下的召见。
并且对答得好的话还能一跃成为身穿官服的官员,达成多少十年寒窗苦读学子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而这一路朱元璋也并不是没有收获。
他在一路之上看到了太多的改革之后的变化。
尤其是一路从官道下来看到沿途的驿站。
真如自己的义子沐英所讲述那样,已经从之前需要朝廷拨钱才能够维持下去的机构,变成了如今诸如客栈一样的功能。
使买卖人和沿途的行脚之人都有了一个寄宿之地,更是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
这一点让朱元璋颇为的兴奋,同时他更加不会知道。
因为他的这个决定,让他的后辈儿孙免除了许多的灾祸。
而在接官亭的不仅仅是朱元璋,还有江都郡主以及陈寒的学生们,也就是朱高炽他们。
当然江都郡主其实是比任何人都想着要见一见自己的夫君。
毕竟已经大半年,虽然自己的夫君曾经许诺过自己,半年一年的必然会回来。
但新婚燕尔两个人,还没有尝试如胶似漆就已分开。
这对新婚夫妻来讲,简直是一种折磨。
尤其是对于江都郡主来讲,有些个不能以与他人言的私密,更是让她期盼着自己的夫君赶紧回来。
不过眼见着自己的皇爷爷在冷风天当中已经吹了两天,可是依旧神采奕奕,江都郡主都有些不忍,“皇爷爷,如今春风依旧料峭,您老人家还是得保重身体。
即便是陈寒回来,他也不希望您因此受凉。”
朱元璋微微一笑,“无妨!”
不过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当中,依旧是看着接官亭外面。
港口虽然繁荣,但是却依旧没有挡得住朱元璋望向宁波港外,“这猴崽子说了会在近日到,咱就等他。
他哪天回来,咱就哪天离开!”
说着他看向了边上的夏元吉:“夏爱卿,你应该知道咱现在这么做的理由。”
夏元吉站前来说道:“陛下,之前微臣不理解您的苦心,现在看到您的做法,微臣心里边实在是有点愧疚。”
“那你倒是说说。”朱元璋还是挺想从聪明人的嘴里边了解到这些人能否理解自己的心思。
夏元吉于是在边上微微弯腰说道,“当初孟礼兄被刺杀,按照陛下您的性格来讲,必然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可是您并没有。
其实您不是不生气,而是很明白,在改革还没有见成效之时,贸然替我等撑腰,会给我等带来致命的下场。
如果改革一旦失败,那便是我等绝无退路之时,届时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