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一旦出现了气候变化,他们势必南下。
在小冰河来临之前,能够给予他们最大的一次打击,已经是大明能做到的极限。
虽然不能够彻底去除北边草原之上的游牧部落,但至少能保证有十几年的空窗期。
这个空窗期就可以让陈寒他们实现屯垦的国策,虽说不能完全将牧草变成优良的田地,不能种粮食,但是把城池一步步往前推,把路一点一点地串联起来,方便交通,方便粮草运输,方便兵员调动,那么广阔的草原就不再是任由蒙古草原部落驰骋的地方,就有可能成为大明的牧场。
燕王跟周王这么一说之后,周王十分的感慨,“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年轻人怎么能够有如此胆大的想法。往北边推进,那得浪费多少金钱,那得浪费多少人力,只怕到时候建设的将会是一座又一座的空城。就算有人驻守,万里长的后勤补给,也会消耗光大明国力。如今我大明兵强马壮自然能够供应起,但是一旦我大明出现了波动,像前几朝那样,那就只能无奈地撤兵。
当年的大唐一直深入西域内部建立了安息都护府,可是又能怎样呢?大唐鼎盛之时能供应那边的粮草,能遏制得住西域各国发展,然而大唐一波动,没有了粮草供应,唐军就只能活活饿死在西域。这种事情已经在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即便利用城池一步一步地往前推,那不过又是范仲淹式的理想化而已,我们大明的国力难道要一直消耗在这茫茫的草原上,回报在哪里?”
周王一直生活在中原,所以他没有接触过草原,他也不知道草原这些游牧部落到底怎么生活,但是他知道一点,大家都要吃饭,一旦朝廷国力无法支撑,如此长距离的运输,粮食无法补齐,那这一切都是空谈。
甚至那建设好的城池可能就会成为异族的避风港,这不是在浪费吗?
燕王听完后哈哈大笑,“我大明现在可是与前朝不一样,前朝有水泥路面吗?前朝有红砖钢筋房屋?前朝有那橡胶轮胎?你所说谁不会知道,可你可知现在科技方便了多少运输?你一直都在中原封地之内待着,没有看到陈先生现在的改革推动了我们大明往前迈进了多少步。
你可能不知道,运输线现在只要有了水泥便可以保障,便可一日千里。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大明从小日本那边搞来了多少黄金白银,已经堆积得无法花完,而之所以要建设城市连接起来形成巨大的城堡无非是限制那些游牧部落的机动性。
至于你说的粮草问题,看完陈先生跟我们所展示的粮仓建设以及粮食制度之后,本王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
只要你认真去研究一下陈先生现在的改革措施,你就会发现这一切的一切,在科技进步之后都不再是一个难题。
只要咱们按照陈先生所说的去做,北边不需要囤积多少兵力,便能够利用咱们的高科技武器,对那些骑兵进行遏制,火枪你可见识过?”
周王摇摇头,中原大地现在哪里能够见识到这么多先进的武器,现在的中原大地太过平静了,没有战争,就接触不到那些改革的新科技。
燕王一伸手:“拿枪来。”
边上有护卫立刻将自己手中的火枪递给了燕王。
燕王拿着火枪递到周王面前,“你可知这是什么?”
周王虽然没有接触过火器,但是他可是知道从宋朝开始就有火器的雏形,到了元朝突火枪已经很常见。
虽然现在燕王拿的这支火枪与突火枪有很大的不同,但大同小异。
“这不就是火器吗?”周王的话语里边并没有对这种东西有多么大的期待。
火器这种东西早就出现了,只是火器一直取代不了冷兵器,是因为填装的速度太慢,而且精准度不够,所以只能用于小规模的阻击,对敌军进行震慑,并不能够真正的武器来使用。
朱棣哈哈哈一笑,“既然你知道,那就让你来看一看,现在我们的遂发枪有多么的厉害,走,到靶场上去。”
燕王还是非常遵守规矩的,不能够随意地开枪。
毕竟这种东西打到人身上,那就是一个血窟窿,是会要人命的,非常危险,作为王爷他必须得以身作则。
带着周王来到了靶场之后,燕王指着靶场远处一百步左右的一个画着红圈的铜锣靶子,“你猜我能不能一枪打中?”
周王看了看:“这里至少得有个一百米左右,太远了,这根本不可能打中,铁珠打出去是一个弧线,这我还是知道的,风一吹它就改变方向,如此远的距离根本不可能。我听说火器只能打中四十到五十步之内的物体,而且杀伤力都不大。”
砰的一声!!
周王还在卖弄自己的那些学问,燕王已经开了枪。
只见得远处那靶子砰的一声,发出清脆的响声。
那铜锣被打中之后,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
虽说没有直接命中靶心,但这一枪,直接是把那脸盆大的铜锣,打得在原地哗啦啦乱转。
周王看到之后十分的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