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三国英雄韩遂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夏侯渊屠大陵城,关西将抉生死运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夏侯渊屠大陵城,关西将抉生死运 (第2/3页)

等,主张立刻组建关西盟军,进兵潼关,阻止钟繇军进入三辅,逼朝廷派人前来谈判。

杨秋、张横、梁兴、成宜、马玩、侯选、程银、李堪八人赞同,推举韩遂为都督。韩遂不语。

散会后,马超单独来拜见韩遂,曰:“之前司隶校尉钟繇,让吾进攻吞并韩将军,关东人的话不能再相信了,现在为了抵抗曹操吞并吾等,吾决定放弃父亲,以韩将军为父亲,韩将军也应当放弃儿子,以超为儿子。”韩遂称容再考虑一下。

阎行进谏韩遂,不希望彼与马超联合,韩遂答曰:“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晚上,韩遂和成公英密谈。韩遂分析道:“曹操此举显然是不打算收纳关西诸将,钟繇军要攻汉中,必然运动到陈仓县驻扎。

甚至会提出让联军让出陈仓城做为攻汉中的大本营,还会在潼关、长安设屯粮点,派兵把守,还会接管渭水运粮道。

钟繇的司隶兵马最多能出动一万人,远不够击败张鲁的数万大军,曹操必然率大军前来增援,三辅渭水沿线要地都会布满曹操的军队。

如果借口兵力不足,陆续运入十万人马,万一曹操不攻张鲁,转而突袭吾关西将领,吾等必败。

吾子韩韬、韩略在曹操手中为人质,确实是吾软肋。

吾排列出所有可能,看看哪种可能吾子有救,军师看看是否有道理。

不放曹操军进三辅的情况下有四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吾若起兵和马超等合,曹操有可能斩杀吾子,但不会在决战前杀人,必在决战后再定。

吾等据守潼关,曹操来犯,关西盟军在决战中获胜,但没有抓获曹操或其爱将,换不回吾子,吾等会继续进军洛阳、邺城,只要不到最后消灭曹操时刻,曹操是不敢杀吾子的。但无论如何,吾子都不保。

第二种可能是吾若起兵和马超等合,据守潼关,曹操来犯,关西盟军在决战中获胜,抓获曹操或其爱将,或得其尸身,可换回吾子。

第三种可能是吾若起兵和马超等合,据守潼关,曹操来犯,关西盟军在决战中败,吾子不保。

第四种可能是吾若起兵和马超等合,据守潼关,曹操不敢来犯,逼曹操派人来谈判,按吾等的实力给予官职,并重用吾等将士一段时间,待天下太平,再逐步让吾等解甲归天养老终年,吾子可保。

但如果吾等不起兵抗争,放曹操军进三辅的情况下也有四种可能。

第五种可能是曹操主力进入三辅,然后攻入汉中,吾关西诸将突然起兵断曹操军粮道,并与张鲁夹击之,曹操军必全军覆没,吾擒住曹操或其爱将,或得其尸身,来换回吾子。所以,曹操必不会犯傻先攻张鲁。

第六种可能是曹操主力进入三辅,曹操主力不攻汉中,占据三辅要地后,突然对吾关西诸将发动攻击,吾等必败,吾子不保。

第七种可能是曹操主力进入三辅,曹操主力不攻汉中,占据三辅要地后,突然逼吾关西诸将缴械投降,如不降,则攻之,吾等已失要冲,败出三辅退往凉州的可能很大,吾子不保。

第八种可能是曹操主力进入三辅,然后攻入汉中,吾关西诸将配合之,曹操回军,收纳吾等,吾等无谈条件的本钱,曹操可能不给吾等任何官职,吾等被全部解甲归田可能是最好的结局,而吾回乡后,曹操仍不会释放走吾子,曹操仍然随时会杀吾等,吾子仍旧不保。

钟繇要在谈判前过境去汉中,已摆明曹操已无诚意收纳吾等,只想让吾等将领放弃兵权回家。

综上所述,只有第二、第四、第五种可能,吾子和吾等才能安然无忧。八种可能对马超和其父马腾同样有效。

而这三种可能都需要吾等主动起兵或出击,越获胜越有存活的机会,越退缩死得越快。

许多年以来,吾等一直千方百计想逼马超放弃自立归顺联军,为此战死了多少将士。今马超主动拥立吾为都督,岂不是吾等愿望已轻松实现也!

以马超、庞德、马岱之勇,加上吾部阎行、尉迟延嘉之武,有此五虎将,破曹不难,何不一试?

吾若不起兵,梁兴等关西八将必弃吾去追随马超,九人合兵七万,从此联军成孤军也。

故吾必须同意与马超等关西诸将合力,组建关西盟军。”

成公英原本可能想谏主公不要起兵,但听完主公之议后,不得不佩服主公的决策能力,于是不再摇摆不定,改为赞同起兵。

韩遂则长叹道:“此役必载入史册。如败,后人定会指责吾弃子、马超弃父。”

成公英默然良久道:“主公八种可能如不被写入史,难免受指责也。唯有胜之,救出二位公子,史必夸赞也。”

韩遂苦笑。

成公英突然又想起什么,问道:“如关西诸将让开三辅,退入凉州,当如何?此为第九种可能。”

韩遂道:“汝未见韩家账簿,不知近些年韩家财力收入。

自从前些年西域贸易和益州贸易断了收入后,三辅大桑田圈的产出布帛币和

最新小说: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我怎么还活着? 东北出马笔记 大明流匪 抗战:从八佰开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一号狂枭 吐槽节目:我怒怼百万家长 美利坚胜者为王 三国骁雄韩遂 五代十国往事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汉末圣人 留里克的崛起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皇城司第一凶剑 奋斗在沙俄 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 盛唐挽歌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