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其它小说 > 人在大明当太监 > 第91章 老油条耍滑推责任;聪明人暗中用计谋

第91章 老油条耍滑推责任;聪明人暗中用计谋 (第1/3页)

第91章 老油条耍滑推责任;聪明人暗中用计谋!【求首订】

现在看起来他们对自己所讲的课程还是感兴趣的,目前自己还没危险,那就要看后续怎么样。

同时他心里面还有一个念头呢。

既然朱幼薇是朱标的女儿,如果朱标真的当了皇帝的话,那就可能是公主,而自己要是娶了公主的话,那可就未必幸福。

大明王朝规定公主和驸马是不能够住在一块,而且要想同房,还得经过一些老宫女的同意。

在封建社会讲究礼仪的年代,如果公主频繁召见驸马,就有可能会被人家说成是喜欢做那种事,所以脸皮薄的公主,一年到头也难和驸马见几面。

其实驸马听上去高大上,但和守寡没有什么区别的。

又不能当官,又不能纳妾,然后夫妻之间又不能够经常见面。

有了这样的一个念头之后,陈寒不知为何对朱幼薇的感情就复杂了起来。

今天朱元璋他们上山,朱幼薇说是为了到山下去采购食材,他跟老村长当着陈寒的面说了一声,要去下山,然后就匆匆忙忙的离开。

回到皇宫之后,朱标立刻整理起凌汉抄写的笔记,逐一分析了之后觉得陈寒说的对大明王朝的商业,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如陈寒所说。

缺少了可以流通的商品,想要活跃起来就必须得让买卖人之间流动起来。

明朝初年对买卖人的限制实在是太多,除了明文规定不允许买卖人穿丝绸、子女不许科举之外。

朱元璋还多次下令,不许买卖人离开家乡去外地做生意。

本地所产毕竟品类、数量都有限,很多物品没办法流通,以至于市面上百姓们想要买卖的东西变少。

想到这里,朱标立刻是去跟自己的父亲商议。

但等他到了父亲的书房之后,却发现朱元璋此时却在为另一件事情发愁。

原来是内阁这边处理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应天府溧水县及周边的几个县,天气变化莫测,连天大雪,压垮了无数百姓家里的房屋,百姓受灾严重,情况十分紧急。

灾民数量达到了五六万人,如此规模的受灾,根本隐瞒不住,应天府很快就汇报了上来。

虽然这只是区域性的雪灾,但对于以农为业的老百姓们来说,是致命的。

如何安抚以及救灾是一个大事。

朱元璋把去年京城大仓的秋粮,基本划拨给了九边重镇,余下的也根本不够这些灾民吃喝。

唯一能想办法的就是从临近的省份紧急调集粮食来赈灾。

朱标的意思是,能否尝试一下陈寒说的打通商业流通环节之后。

朱标甚至觉得可以借着此次赈灾来尝试一下,减少对买卖人的限制,让买卖人参与进来,可这到底要怎么操作,父子两个人犯难了。

翌日一早朱元璋召集了户部工部尚书和左右侍郎前来商议。

“灾情紧急你们有什么看法?”

朱元璋询问。

户部尚书赵勉看着皇帝和太子都在看自己,硬着头皮道:“回陛下、殿下,按往年惯例赈灾由当地官府通报,朝廷视灾情大小紧急酌情拨粮赈灾!”

朱标在边上问道:“赵尚书难道不知道,灾情如火?周边哪里能调来粮?”

“这……”赵勉一时语塞。

他其实不是很想揽这个活,实在因为这次的灾情就是个烫手山芋。

如今乃是洪武二十四年正月,元宵节刚过,原本应该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之时。

皇帝陛下都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在农事殿耕作,鼓励春耕;又到社稷坛祭祀,以求一年好兆头。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了一场这么大的雪灾,这谁都知道谁接了下来就必须要干好。

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一年的开端就把事情给搞砸了,民众普遍认为这不会是个好兆头,到时候很可能就罪上加罪了。

赵勉这个老滑头更明白,自己没有多好的办法,所以尽可能地推诿。

赵勉推诿,但是户部右侍郎程补阙却是个硬骨头,当即站了出来:“启奏陛下,为今之计可调运苏州吴江大仓之粮以救灾,应天府将今年供应卫所的棉服用于救灾,邻近县发动富户捐粮、捐物以缓灾情。”

户部左侍郎彭之敬不无担心道:“可去年吴江大仓,供应了松江备倭军一年的军粮,短时间筹措得大半个月才能起运,若一味等待苏州的赈济粮,恐怕不是办法。”

程补阙一时犯难。

彭之敬可是很明白自家部堂的意思,这种时候跳出来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不会有很好的结果,干得好是应该的,干不好就得丢官罢职。

见户部这边没有更好的办法,工部这边更是没有义务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大家都沉默,那意思就是要当地官府去干,或者朝廷委派赈灾负责人。

朱元璋岂能看不出这里面的门道,按照以往的脾气,这时候他就

最新小说: 你别太嘴硬 御赐第一女仵作 娇娘二嫁 谬果[破镜重圆] 含黛 大明一家人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娇华(双重生) 心动难眠 念念勿忘 奉御女官(清穿) 饲蛇[女尊] 被继兄阴湿觊觎后 原配冰肌玉骨,随军后被宠上天 变成路人甲后(女尊) 六十年代大厂美人 我靠线人系统在刑侦文里当热心市民 恶人相爱 粉色暴雨 虐文女主靠五岁女儿躺赢